經濟部長施顏祥12日主持「電價合理化方案」記者會。
記者曹逸雯/台北報導
經濟部長施顏祥12日說明電價調整情形時強調,低能源價格的時代已經過去,各界應該要調整生活型態來因應;而國營事業受政府庇蔭保護的現況也必須改變,應該以績效來回應社會各界的期待。
施顏祥12日主持「電價合理化方案」記者會,在說明電價調整情形前,施顏祥強調,低能源價格的時代已經過去,這是一個國際趨勢,更是台灣社會必須面對的現實,電價調漲是大家都不喜歡的,政府不是「無感」,也不是「不食人間煙火」,完全是因「電價合理化」是一件「對」的事情,縱使困難,也必須付諸執行;即使不容易,也一定要堅持下去。
施顏祥表示,近年來台電發電使用的燃料,包括燃煤、燃油、天然氣的國際價格都維持高檔,以100年為例,台電平均售電成本已經到達每度2.82元,但平均每度電價才2.6元,售電的成本比電價還要高,台電發電愈多,就虧損愈大,台電100年的售電虧損433億元,累積虧損1179億元,表面上,是台電的虧損,但實際上,卻是國庫的損失,無形中,用電少的補貼了用電多的,這個現象是不公不義的。
施顏祥感慨的說,政府當然希望能夠儘可能提供民眾一個平價的生活環境,但靠補貼是走不長久的。他並舉希臘政府為彌平財政缺口,不得已取消許多補貼措施,造成人民極大的痛苦為例指出,殷鑑不遠,任何一個政府都無法長期用補貼的方式,來提供一個低廉的能源環境,必須要有一個停損點,寶貴的政府資源,必須用在更具有生產力的地方。
對於外界批評相調整的時機,有的認為應該等到改善經營小組有具體結論,或者應該在夏季後再調整電價,施顏祥表示,事實上,此次電價調整主要是來自燃料成本的上漲,而這一部分仍取決於國際市場的供需,且每延後一個月調整電價,台電的虧損就增加100億元,這些都會墊高調幅,以後價格調整時,調幅會更大,感受會更深。
關於電價調整後引發的物價問題,施顏祥指出,行政院的穩定物價小組已責成各部會持續嚴密監控市場行情變動,隨時啟動相關產銷調節措施,並持續查察民生物資是否有非法囤積或聯合哄抬的情況發生,經濟部工業局、貿易局及商業司也會分別從製造端、進口端及通路端,邀集業者進行溝通,督促業者絕不能趁機哄抬價格。
同時,經濟部也會擴大節能技術的輔導能量,協助業者進行製程或工作場所節能設施的改善,開辦低利貸款,協助中小企業購置節能設備等,以因應電價調整的壓力。
施顏祥還特別提醒台電及中油的經理部門與全體員工,庇蔭在政府保護傘下的日子也已經結束,無論是經濟部或是台電、中油都必須直接面對社會各界最嚴格的檢驗與考核,要用戰戰兢兢的工作態度及工作績效,來回應社會各界的期待。
原文網址: 經長剴切陳詞:低能源價格時代已過去 國營事業庇蔭結束 (第2頁/共2頁)| 財經新聞 |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://www.nownews.com/2012/04/13/320-2804167_1.htm#ixzz1rsPn3h3c